今天是欢迎您来到述南神经内科医院!
0550-2172666
0550-2187611

53年执着从医,74岁的她每天坚持做两台手术 姚桂兰“迎接新生命降临是一种幸福”

53年执着从医,74岁的她每天坚持做两台手术 姚桂兰“迎接新生命降临是一种幸福”

发布日期:2018-09-17 浏览次数:8183


  “加油,手向上往外拉,再大力一点!非常棒!看见头了,换一口气,出来了!”

早晨11:00左右,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新生命在滁州城南医院妇产科降生。顾不得擦去额头上的汗滴,主任医师姚桂兰熟练地剪断脐带,小心翼翼地抱着宝宝称体重、量身长,再将宝宝抱到母亲身边。

  

  看到刚刚出生的孩子,正在打点滴的产妇脸上洋溢起了温暖的笑容,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新生命。孩子的诞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宣告了一场“小小战役”的圆满告捷,而对于姚桂兰来说,则是又一场新战斗的开始,等待她的是一个接一个的轮回。

  

  姚桂兰今年74岁,1965年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妇产科的工作几乎成为了她生命的全部。53年来,周而复始的工作内容对她来说再也熟悉不过,而面对这份神圣的事业她从不敢掉以轻心。

  

  童年时光的白衣梦想

  

  1943年,姚桂兰出生在江苏省徐州市。对于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还说,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为自己的生计发愁,而关于未来的梦想却时时在心中涌动。

  

  年少时的姚桂兰身体不大好,经常性的扁桃体发炎,也正因为如此,医院开始在她的生命里占据分量。看着手术室外长长的等待看病的病人,还涉世未深的她第一次感受 到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意义。

  

  人生的轨道开始朝着自己的梦想行进,经过自己的努力,姚桂兰顺利地考进了南京医科大学。1965年,大学毕业的她进入了南京第-一医院妇产科工作。这一年,姚桂兰22岁。

  

  人生重要的时刻,最需要的从来都是老师的指引,姚桂兰自然也不例外。刚上班的第一年,姚桂兰一直都住在医院里,白天黑夜的24小时,只要是有需要,她总是随喊随到,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那时候的交通还不是太发达,医院里有些医师由于路途遥远加上没有公交,常常需要姚桂兰帮他们代班,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情,她总是欣然接受。

  

  那个时代的南京江宁区还比较贫困,当时有一句俗语叫做“救护车-响,一头猪白养”,也正是由于一次惊心动魄的抢救,“江宁”这个地名成了姚桂兰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

  

  1966年,姚桂兰正式上班还不足一年。一次正常的值班夜晚,救护车急迫的警报声却显得有些不寻常。孕妇被抬进产房时,宫口已经全部打开,孩子的头部已经裸露在外。时间就是生命,姚桂兰没有半点迟疑,迅速进人到紧张的手术之中。当时的医疗条件还比较落后,虽然所有人都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但孕妇还是因为心衰而离世,孩子最终也未能保住。

  

  看着手术台,上两个鲜活的生命悄然离去,姚桂兰再- ~次体会到生命脆弱,同时对努力做好一名医生有了更深的体会。那一年,姚桂兰23岁。

  

  每一-台手术都是一次战斗

  

  与医院的其他科室不同,来到妇产科的每一个人, 都对新生命的到来充满了期盼。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关 系着几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幸福。而对姚桂兰来说,喜悦背后也有潜在的风险。分娩中孕产妇和胎儿的情况随时都在变化,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危急母婴生命安全。

  

  2016年年初,姚桂兰到滁州城南医院坐诊,有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告诉她,有一个来自乌衣镇的孕妇已经超过预产期3周,孩子还迟迟没有出生,孕妇家人迟迟不肯手术,非要等待孕妇自然分娩。

  

  得知情况后,姚桂兰立即找到了这名孕妇并对她做了胎儿监护,发现胎儿的心率已经降到了100以下,存在严重缺氧,必须尽快进行手术。姚桂兰和孕妇一家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对孩子进行了剖腹产,最终母子平安。

  

  同样是在2016年,一-个家庭的悲惨遭遇让姚桂兰久久不能释怀。这个家庭来自马鞍山,女儿12岁,儿子9岁,一次意外让原本幸福的家庭陷人悲痛。孩子的妈妈告诉姚桂兰,有一天姐姐带着弟弟去河边洗碗,结果弟弟不小心掉进了水里,姐姐慌忙去救他,结果两个孩子都不幸被淹死了。姚桂兰在得知情况后,一边安慰着这位母亲,一边精心地准备着为她疏通输卵管。手术很顺利,这位母亲当月就怀上了,如今宝宝已经出世,还特意给姚桂兰送来了红鸡蛋。

  

  “手术最多的时候,常常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忙碌成了工作的主旋律。”姚桂兰经常说:每一台手术都是一次战斗,只有“战士”才最能体会它的紧张。在手术台上,面对一大一小两条生命,姚桂兰和她的伙伴们深知自己担负的责任重大,不能有半点的疏忽。当一个新生命发出清脆的啼哭时,是对她们苦与累最好的回报。用爱和责任迎接新生命的瞬间,每一名妇产科医生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尊贵和价值。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从22岁开始走,上医师的岗位,如今53年过去,姚桂兰已然成为了妇产科的老专家。“选择当医生,就是选择去奉献”,这是姚桂兰用53年的从医经验为自己的人生做出的评价。她经常叮嘱科室人员,一些农村来的老百姓来看病,有的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一些经济困难的老百姓,因为没钱,带干馒头来陪床,一-份的西红柿鸡蛋汤要分两顿喝。对这些群众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去照顾,去关爱,否则愧对良心。

  

  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1999年就已经退休的姚桂兰始终不愿意离开她钟爱一生的岗位。 如今孩子都长大了,就连小孙女都已经上大学了,几代人常常围在她身边给她做工作,她还是不舍得放手。滁州城南医院的余述南院长是姚桂兰几十年相交的老朋友了,她常常对孩子说,余述南院长早已衣食无忧却在古稀之年仍旧向社会贡献着自己的正能量,自己也同样愿意这样去做。

  

  是的,一年365个日夜里,或许只有坚守在自己的医护岗位上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份满足和快乐。多少年来,姚桂兰已经习惯了白天和黑夜的颠倒,习惯了风里来雨里去的艰难,习惯了把满腔的热情奉献给每一位孕产妇。 姚桂兰说:“迎接新生命,保障母婴安全是我们]的工作和责任。虽然我们每天都过得紧张和劳累,但是孩子们响亮的啼哭声给了我们无穷的动力,这是世间最动听的音乐,我们因此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欣慰!

  

  这就是姚桂兰。她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位母亲,五十余年来,她就是用一个母亲的心态来迎接一声声婴儿出生的啼哭。  她爱每一个从她手里的接生出来的宝宝,就如同她爱她的孩子。  ■本报记者/ 鲁志东